首页 - 防癌抗癌 - 康复指南 -

生命应如花绽放

发布日期:2017-04-28 10:04:15  点击量:2369   信息来源:原创


——访碧溪新区抗癌病人曹建清有感

初见曹建清,他气质爽朗,穿着整洁,谈吐幽默,行动矫健,如果不是亲听了他的抗癌史,很难想象他已经和癌症抗争了十八余年。曹老笑说,现年他已经72岁了,他出生于1945年,那一年中国抗日胜利,日本无条件投降,似乎也注定了他生来坚强,不会轻易服输。

说起这十八年的抗癌经历,曹老并不显得悲伤和挣扎,反而充满了希望和信心。曹建清平日里一向身体硬朗,患病之前一直在碧溪船配厂工作,做了30年锻工的他在厂里算的上是干活的一把好手,后来又被安排做全厂生产组的统计工作。2000年5月,54岁的曹建清突然感觉胃部不适,尤其每晚深夜10点,总感觉胃部隐隐作痛,到了白天又恢复正常,饭吃得下活也不落下。但是渐渐的他明显感觉身体消瘦,面色发黄,到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后,医生告诉他隔日再来取报告,那时他心里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,最终经过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二次检查后被确诊,他患有胃癌。

刚拿到检验报告,他的精神世界完全被打倒,好像生活失去了所有希望,好像生命已然要走到尽头。和大部分的病人一样,他甚至开始回想自己的人生,膝下一子一女已经成家,房子已经建好,也不欠任何债务,看似他的人生就这样圆满了,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,他该听天由命吗?不,曹建清与生俱来的坚强韧性告诉他,生活不该这样被打倒,生命也不能如此脆弱,也许有的人得病之后会怨天尤人,但在他曹建清这里却不这么看,人可以信命,但绝不能随便低头认命。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一所专业的胃肠科医院,在对曹建清的病情做出分析诊断后,随即进行了五分之三胃切除及部分肠切除,并对他做了半年的化疗方案。

曹建清的胞弟曹建亚是常熟赫赫有名的拳师,他提醒兄长平日里应该注重锻炼,身体要好不单要靠药物,也要靠自身锻炼。回想过去曹建清从来没有把锻炼身体当成一回事,而今运动锻炼却成了他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。在医院时,他坚持配合治疗,术后修养一个月后,曹建清就在医院走廊里练起了气功,坚持康复锻炼,成了医院里的模范病人。从苏州四院出院以后,他回到常熟在常熟二院经过半年6次的化疗,配合气功锻炼,身体逐渐恢复。曹老说,练气功有讲究,并不是随意打两拳就作罢,要求练功的人练功时要入静 ,做到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清除杂乱无章的思想情绪,排除七情六欲的干扰,做到心平气和,心安神静。很多知道曹老练功习惯的人路过看见他,打个招呼,曹老做挥手示意,对方也就明了。经过手术化疗后,留用半年后曹建清退休了,从此开始了他的背包锻炼生涯,每天坚持打拳,练北京郭林气功。曹建清家住碧溪街上,每天早晨六点他早早起床,赶在日出前闻雨露练气功一小时,下午三点赶在落日前练气功一小时,吐纳、呼吸、感受着生命的力量。多年过去,每年的体检也显示所有身体指标一切正常,他不再依赖药物,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。

面对疾病和困难,曹建清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,然而时隔十年,不幸却再次降临。2011年5月,曹建清突然觉得小便不通畅,上半夜睡眠不稳定,平躺入睡前常有尿意,但真的起夜又没什么作用,有了第一次的经历,他开始对这类身体反映重视起来。经过检查被告知患有突发性、原发性前列腺癌。相比较上一次,他显得沉稳多了,他阅读了很多关于男性前列腺癌的医学文章,早期的前列腺癌治愈率能达90%,他渐渐给自己增加信心,他默默对自己说这是上天给他的又一个坎,而能不能跨过去,靠的只有他自己。后来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第二次癌症手术,术后痊愈恢复的很好,到现在已经七年了,这期间他积极的检查复查,平日里注意饮食,尽量选择软、热的食物,避免生冷硬酸,少食多餐,保持肠胃的舒适度,也不会过分忌口,粗粮、水果尽可能的多摄入一些食物养分,从前爱酒如命的他也开始反省自己的饮食误区,戒掉烟酒,以清淡的饮食为主。

他提到即使是锻炼也要注意适度锻炼,回想60岁的时候,双杆单杠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,但是过分的锻炼却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,反而会让身体感觉乏力。选择一些气功、太极、散步等平和的锻炼方式更加适合癌症康复者。尤其是在气功锻炼上,他也不断挖掘更有益的锻炼方式,颇有心得。甚至自创了“十二月花季气功锻炼法”,他更加谨慎的选择锻炼地点,除了雨天会选择室内,天晴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在户外进行锻炼,零距离接触大自然,避开空气污染区,就近会选择滨江森林公园、江南印象公园等负氧离子高的地点。对于节气的选择,他说一年十二个月,就有十二个花季,花季开花时是植物最具有生命力的时候,吐故承新,当时所释放的氧离子最高,在花丛中锻炼不断使人神清气爽,也能吸收更多大自然的养分。十二个花季就像一个生命的轮回,映照着曹建清的人生不断的重生活力。为了寻找最好的康复锻炼场所,曹建清常常背着包四处搜寻,常熟曾园,梅李聚沙园,浒浦红豆山庄,虞山宝岩风景区,这些年他几乎走遍了常熟的好山好地好水处。遇到鲜花遍野的田野里,他就算是穿了雨鞋也要置身其中吸收花香的养分。说到这儿,曹建清不禁感叹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的华夏大地变了样。老人出行,交通便利,共享单车、免费高龄公交车,公园、公共场所免费开放如此便利,以前就是出了钱也找不到。老年人免费检查、医保政策也让所有病友感受到了福利与希望。曹建清以前是个急性子,但是患病之后用他的话说,感觉自己真正脱胎换骨,他变得心胸开阔,不愿与人多争执,不愿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,与其与人争执大动肝火,不如将自己的免疫力节能环保用到自己的身体恢复上。他感恩家人的照顾,感恩妻子吴梅的默默的付出,回想刚患病时,妻子连热水瓶也不让他提,甚至成了他的发言官,尽量为他解决一切烦心事务,只要他安心养病。

曹建清不建议在痊愈后依旧通过服用药物来保证身体的免疫力,他认为这样很容易顾此失彼,不管是西药还是中成药,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一面,过度依赖药物不但会降低自身的身体自愈能力,还有可能会损伤肝脏。他说癌症其实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人悲观失望的心态和没有科学依据的盲目治疗,在患癌病人当中,三分之一的人是用药过度死,三分之一的人是吓死,三分之一的人是病死。他始终认为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,坚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,加强体育锻炼才是真正让自己变加强的方式。他的抗癌养生之道也逐渐影响了身边的一些癌症病友,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锻炼中来,甚至逐渐拜托对药物的依赖性。

这样的习惯他坚持了十八年,十八年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使得这十八年他也活出了另一番人生,塞翁失马焉知非福,如果不曾患病,他不会知道妻子的坚守与付出这般默默无闻;如果不曾患病,他不会知道自己退一步的人生如此海阔天空;如果不曾患病,他不会知道他曾经忽略的风景如此美丽如画;如果不曾患病,他不会知道生活慢一点走,他才能看的更多。曹建清说,他的生命和别人不同,他曾面临失去,所以更加懂得珍惜,他的生命不但要延长,生活质量也要跟着提高,他不但要活下去,还要活的好,活的如花一般绽放。他希望身边所有的人,都能珍惜眼下,珍惜健康,珍惜生命,而这些忠告正是用他十八年的抗癌史换来的。

——碧溪新区养生保健协会  毛梦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