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抗癌明星——姚雪萍
" 我原来是一名妇产科医生,后来调入工厂卫生所工作,平时身体状况一直很好。1999年夏季体检时发现右侧卵巢长了个5cm左右的囊肿,一个月后去复查,已经长到8cm,左侧卵巢也长出了一个近3cm的肿块。感觉不对,马上去医院诊治。
1999年9月13日上午八点半,我被推进了手术室。医生为我做了子宫、卵巢及附件切除手术。一周后病理报告出来,诊断为双侧卵巢浆液性腺癌,中到低分化,恶性程度比较高。灾难突然袭来,心情十分沉重,不知如何去面对。一周以后,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。我想:既然已经得了癌症,怕也没有用,只有面对现实,配合医生治疗,或许会有一线转机。
随即开始了漫长的治疗阶段:腹腔化疗4次;静脉化疗7次;放疗56光次。历时近一年。由于放化疗毒副作用厉害,身体反应十分强烈。化疗时每天要呕吐20余次,吃什么就吐什么,胃液也吐出来了。到后期腹痛腹泻每天要十余次。我想:这种煎熬的日子真是生不如死,放弃算了。可是想到还未成年的儿子,想到陪伴我的丈夫,想到养育我的父母,我不能死,我还要尽一个母亲的责任。于是我顽强坚持,吃了吐,吐了吃,与病魔抗争着,从不拖延每个疗程的时间。这样下来,效果也相对比较好。化疗损伤了末梢神经,两脚麻木至膝盖,走路时感觉像踩在棉花上;两手麻木至肘部,拿不住碗筷。后来连水也不能喝。当时诊断为“肠梗阻”,最后滴水未进,体重下降了18公斤,不能下床了。于是,一个星期后,我又一次被推上手术台,万幸只是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,只做了分离手术,在鬼门关徘徊的我又捡回一条命。手术后第28天,以前的症状又出现了,只得再次住院。这样反复发作,每次插胃管减压引流,禁食禁水3~5天。身体越来越差,精神萎靡不振,怕冷,怕光,怕闹,甚至怕见人。我想,难道我就这样活着?整天病恹恹的,成了家庭的累赘?不行!我要让自己快些康复起来,我要看见儿子参加工作,我要为儿子成家,我要看见孙子或孙女,我还要侍奉年迈的父母,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……于是,在老公的搀扶下,我走出了家门,参加了癌症俱乐部,踏上了群体抗癌的道路。
生命在于运动,康复锻炼在于坚持。公园里,园林中,山坡下,亭子边,到处是我们癌友锻炼的身影。我们互相交流,互相鼓励,互相安慰,互相关心,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:为了亲人,我们要好好的活下去。为了提高自身免疫力,增强体质,避免癌症复发和肠粘连的频繁发作,我开始学习郭林新气功。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增加时间,增加功目。到后来,做到早晨练预备功,自然行功,稍快功,升降开合松静功;下午练定步功,或中快功,一二三点步功;傍晚把一天没完成的功目补上;晚上泡脚,按摩涌泉穴。这样的锻炼一直坚持了五年,不管盛夏隆冬,风霜雨雪(除发病住院以外),从不间断。坚持锻炼至今已有十来年,现在已基本接近正常人,可以料理一些家务,带带小孙子。我还参加了协会的志愿者活动,主动帮助新病友,现身说法,使他们消除恐惧心理,克服精神障碍,正确引导他们走群体抗癌的康复道路。现在我的孙子已经读初中了,一家人其乐融融,日子过得真幸福。
在十八年的抗癌斗争中,我深深体会到:要战胜癌症,首先要战胜自己。人得了癌症,容易悲观失望,丧失信心,认为癌症是绝症,得了癌症就等于宣判了死亡。不少患者过早离开人世,恐怕是被自己脆弱的心理吓死的。人的情绪、精神因素与癌症的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。只要有信心――不断调整心态,通过中西结合治疗,相信癌症是可以治疗的,生命是可以延长的;有决心――克服一切困难,走出家门,融入到抗癌群体之中,癌症病人是可以康复的;有恒心――坚持锻炼(做郭林新气功,打太极拳,跳健身操等),癌症是可以战胜的,生命之花一定会再次绽放。
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