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年龄应该算是“老”呢?当我领了高龄卡上公交,一刷“高龄卡”再走进车厢就会有可爱的年轻人让座,当我说没事,没事!但执意要我安坐,只能谢谢坐下。但心中可谓 “喜忧参半”,喜的是对于如今的年轻人多能敬老,体现了文明城市新风尚,忧的是花白的头发一脸老人斑再也遮不住我的老态,年轻人眼里我是老了,可是在我心理还觉得仍然年轻,站站也没事,碰到有比我年老的或孕妇我会给他们让座,因为我还是“初老”。虽然已踏入古稀的年龄感触良多,岁月不绕人这是事实,表现在前几年去政府帮忙爬五楼没问题,可现在会气喘了,身体上要服老了,开始等电梯了。常言道:“要改变他人不如先改自己”,别人看你“老”看法不看法是改变不了,但我可以改变自己,保持人老心不老,心不老的好处就是不再担心这个担心那个,不为自己的年龄设限而驻足不前,避免失去想享受美好的时光和生活乐趣。自单位工作退休,社会化管理把我们放到社区,那么社区就是我们的新家,在社区有很多的事可以我们去做,我抱着“有事找社区 有空帮帮社区” ,乐当志愿者,乐当居民小组长,乐当墙报书写员,乐当分支部书记,乐当关心下一代,五老网吧监督员等,心不老让我活得有生气有动力,但并不表示我可以不服老,而要量力而为,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吃出了二高,我是乐观应对,与病为友共存,在运动场年轻人快跑我是慢跑,再过几年改为健身行,这样可保持多年来已经磨损的膝盖,家里保持节水,一水多用,一桶提不了就改一盆,一盆揣不了就改一吊,活动不减,小担勤挑就这样维持年轻的心态和身体健康,活到老学到老,年轻时错过上大学,今天进老年大学圆大学梦,这也是人老心不老的标志,特别是迷上书书写写,每年有很多作品刊登在书报期刊上,多年来积聚500余稿,文友劝我集结出本书,我自我感觉无出书价值,我就稍加整理集结一下,装装订订一下建多本家庭档案书让孩子们留阅足矣,写到这里该收笔了,最后写一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,我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蔡建中 2019.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