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快乐人生
快乐,是延年益寿之良方。尤其是步入退休行列之后,我体验更深!
常言道:“人生快活自便宜”。这话以前大多理解成贬义,指的是一个人纵欲奢靡,不思积蓄持家。而我对这句常熟俗语却另有一番领悟。
2007年9月,当我接过 “光荣退休证”,领导和同事与我合影留念,与他们握手告别那一刻,心中有种莫名的惆怅:要离开我曾经执著了28年的文化站工作,有些不舍。退休回家还干点啥呢?别人问我,我问自己:人生到尽头的路还长着呢!再活10年,有3650天,健康一点的话再有20多年,还有那么长时间的日子要过啊!倘若整天孵在家里无所事事,岂不要把人憋死?不行!我必须选择好自己继续前行的目标。我想:继续看看书,写写文章,脑子不会生锈,不会得老年痴呆症吧,总比成天搓麻将打牌、嚼白蛆逛街好吧。不久,我订阅了一本适合退休人员阅读的《金色年代》杂志。从中看到:退休族中的佼佼者,都是“忘年”类和“忘怀”类,他们忘掉了自己的年龄;忘却了心中的名利和牵挂,心无杂念,一路践行着他们的精彩人生。
从此,我决心站在新的起跑线上,努力寻找“无龄感”的生活,始终保持文化工作的一股热情;寻找新朋友和新兴趣,不断学习,勇于探索,能做什么就做什么,发挥余热。2007年以后,我依然热心群众文艺创作,写小品、说唱、快板等文艺演唱作品,也写故事、散文类文学作品,只要有灵感,便有一股欲罢不能的写作冲动。每当自己写成的作品获奖或发表,心里便觉得由衷的快乐。从2011年开始,我又迷上了电脑,学会了“码字”、“百度”、“Q聊”等等新技术后,更是其乐融融。发现我的退休生活更精彩了!接着,便开始整理出版自己的作品集—《荷叶地》,不久又应邀参加《支塘镇志》的编写……
我除了读书写作外,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,还参加老年体协民乐队、舞龙队、桌球队活动;为镇养生保健协会、老年体协做好通讯报道工作;帮助文化站认真做好站办刊物《支川文艺》的文字校对,在文化站组织举办的“新春民间文艺大巡游”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,参与策划、联络,做好各项准备工作。目前,利用余暇时间又在与人合作着手整理《支塘方言词语选》的书稿,争取尽快刊行,以飨读者。
退休后,我一直没有闲着。老伴时常叨咕道:我看你退休了可以安逸点吧,犯不着天天“不着家”!
是呀,这些年来我不知怎的不愿呆在家里,有事没事常往“娘家”走,仍与文化站不离不弃。在那里读书看报写文章;在那里休闲娱乐看演出;在那里“七叉八叉骱一脚”,才觉得生活充实、舒坦。这大概是我今生注定与文化有缘吧!有人说我有点“痴”,有点“憨”,我却不以为然,我行我素。
回望已经走过10多年的退休之路,我始终没有忘记一个乡村文化人的信念和追求:要在有生之年多尽一份力,多做一点事。这样,不仅为自己寻找到了每一天的生活乐趣,而且创造了自己人生应有的价值 . 支塘 王振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