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出精彩 回报社会
——常熟市防癌抗癌协会会员姚静芬的故事
我叫姚静芬,今年64岁,退休前是长途汽车站的一名工作人员。2010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参加了常熟“流水琴川”义工团,和义工们一起,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服务。2016年3月,我参加退休人员体检时发现消化系统癌症指标超标,当时我也没把这当回事,也没跟家里人提起这件事,仍然坚持天天在外做义工,同时还在准备家里装修新房子。我当时觉得:不管我的身体出现啥状况,首先要把家里按排好。2016年10月25号,我被医院确症为胃部恶性肿瘤腺癌,经多方联系,11月6号在上海长海医院手术,切除了三分之二的病灶。面对病魔的侵袭,我也曾绝望和悲伤,我没想到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还有如此的坎坷和考验,但面对现实,我选择了坚强,只要有信念,活得会更精彩。康复路上我加入了常熟市防癌抗癌协会,从此与姐妹们携手抗癌,科学抗癌。
我的抗癌过程就是继续参加义务献血宣传的过程,手术后,我一方面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,一方面坚持锻炼,为继续做义工作准备。出院后一个月,当身体刚刚有点好转时,我就坚持去方塔东街的献血屋参加义务献血的宣传活动。当时有人劝我:你刚刚做手术,就不要出来做义工了,或者等身体恢复后再出来做。可是,我人躺在家里,心中却一直惦记着义工团的兄弟姐妹,十分怀念与大家一起做义工的日日夜夜,觉得走出家门做义工,从事社会公益事业,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,不仅精神充实,愉阅身心,而且对身体康复也是十分有益的。于是,我从一点点做起,从献血屋做宣传开始,等身体慢慢适应后,再到社区孤老家庭进行情感陪护,过了一段时间,觉得身体没什么大碍,就到社区参加唱歌、读报活动,参加市防癌抗癌协会康复之家的值班。同时我还加入了方塔派出所的义警队伍,早晨参加交通值勤,夜里参加路面巡防。目前我的身体已经全面康复,我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做社会公益事业上,几乎天天活跃在大街小巷,从早到晚,忙得不亦乐乎。
从2020年的春节开始,新冠病毒开始肆虐,抗疫成为全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作为一名义工,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场全民抗疫战争中,义不容辞。从武汉出现疫情起,我就积极主动地参加防控疫情工作,新区医院导区、社区防控防疫我参加,尚湖风景旅游度假区、市体育中心和长途汽车站等公共场所的防疫接种我也参加,只要哪里需要我,我就出现在哪里,从不言苦言累。为了确保社区全员核酸检测,做到一个不漏,我每天吃好晚饭就挨家挨户去通知,第二天早晨又挨家挨户去宣传,因此,在我管辖的范围内,准确做到了一个不漏,圆满完成检测任务。为了能让居民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,我早晨四点就去核酸检测点做准备工作,晚上一直忙到深夜11点才回家,在我管辖的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,一丝不苟做好工作。
从2019年底到现在的三年,是十分不平凡的三年,这三年里,我还参加了市红十字会的义工团,在领导的带领下,我和其他义工一起走进社区老人的家里,倾听老人讲述自己生平,让老人心情舒畅开心。同时还宣传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血小板的相关知识,我们做到认真耐心的讲述,做到不厌其烦让听者听懂为止。特别是去乡镇宣传,为了当天宣传活动能正常进行,我们往往要预先做好功课,隔夜摸清地点,准备好要用的资料及相关器材等等,让每一位入库的志愿者没有后顾之忧,解除他们心理上的顾虑,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成为一个真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,让每一颗入库的生命的种子能平安顺利的注入到患者的体内,让生命得到重生,让患者早日康复。
我承认,我曾经是一名病人,但我现在已不再是病人,我的家里人也从来没把我当成病人。我坚信,经常和健康阳光的人在一起,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健康和阳光。经常从事健康阳光的工作,你的生命也会健康阳光。在义工团,我们的领导就是一名肾移植患者,可他从来不谈病情,我们在一起就是交流公益心得,畅谈工作体会。我一直认为,只要你把自己的病情忘记了,病情就会远离你。只要你做出了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,你生命的春天就会到来。
2022年10月5日